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德国“双元制”的借鉴培训稿
2014-06-29 13:29:26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60次 评论:0
                       ——武汉市京汉学校教师培训系列讲座  
 
一、什么是“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 ,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分为三大类:商业类、技术类、服务类,
培养目标是: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能力主导,为企业培养第一,线适应性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
 
二、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一)实行12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双向分流。
德国实行小学四年毕业分流制,学生小学毕业后根据志愿和成绩,分流到三类教育目标不同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类学校合而为一的则是综合中学。主体中学为期五年,毕业后,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为就业做准备。实科中学为期六年,毕业后经过补习和考试,可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大部分则接受职业教育。文理中学九年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大学深造。所以在屏幕中显示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显示的是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这一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中阶段,经过考核学生进入双元制职业学校学习,学习3年到3年半,毕业考核后进入企业工作。以学徒的身份工作2年到3年后,可以参加技术员培训和师傅培训1-2年,可以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资格考试,合格后进入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学习。
(二)德国初中学业后如何成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
德国的学生完成9年基础教育后,
——劳动部门职业介绍中心选择 一家企业
——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获得一个培训职位,合同规定,学生边学习边在企业中实习,从10年级开始拿工资,每月由企业发给学生800马克。由于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拿钱,无怪乎能吸引大量的学生上职校。 
——到相关职业学校登记并签订培训合同,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合同规定经过3年的培训,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
(显示双元制的培训模式PPT) 
     学生在职业学校上课的时间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第一学年,每周有2天时间到校上课,每天上9节课,其中有3节文化课,6节专业课;第二、三学年每周在校学习时间只有1天,其余时间均在企业实习。由此可见,德国的职业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而对于文化知识,则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这种强化学生技能的培训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德国任何一个宾馆饭店里,看到的每一种摆设、用具,哪怕是一个挂钩,一个开关,尽管用的材料并不是最好的,但其制作的工艺水平十分精湛,这完全得益于他们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三)完成“双元制”考核分类
培训师资格考试   ——10-20%
社会经济知识考试——50%
实 践 考 试      ——20%
专业理论考试     ——20%
三、德国教师课堂教学组织
(一)注重教学法的研究和使用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处处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注重情境创设,实训内容与真实工作一致
PPT11这个是国家建设的实训中心,建实训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某些工厂实训设备的不足。我们看到的图片是工科实训基地的一个场景,图片中不难看出他们工具的摆放整齐、干净、有序,反映了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
我国受到德国双元制的影响,也在积极探索职业学校改革之路,目前在天津已经建好实训中心——天津海河教育园区。PPT12
山东济南的工科实训中心正在建设中。
四、德国“双元制”教学的特点
两种培训机构,两种教学组织形式——企业和学校
两类教学类容——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
两套文件依据——培训章程和教学计划
两套教师——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
两类考试——实训考试和理论考试
两种身份——学徒和学生
两种经费来源——企业筹集和国家资助
 
五、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入门难而要求高,收入高但工作苦PPT14
德国的职业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
1.理论教师:德国没有专门的师范学校来培养教师,进入教师队伍较为困难,但学生可选专门的师范学校(专业)。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也与其他学生一起上课,只不过所学的课程范围有所不同,有些专业课必须到专门的教室中去上。一般的大学生读完后,完成毕业论文,可获得学位,而想做教师的人不必交毕业论文,但必须主修两个方面的课程,经国家组织的考试后,取得教师资格,以后向教育局提出申请,由教育局推荐到学校去补习2年。在这2年中,还必须在教育局举办的学习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课程,这样边学习、边实习,补习期间的表现由学校打分,校长签字,但校长无权录用,而必须由教育局决定是否录用。新教师由教育局聘请,分配到各个学校,工资由国家发放,到一定时期给予晋级。校长的职责权利是管理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给每个教师作鉴定,至于教师的调动、辞退和聘请等则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的事。 
2.实践教师:PPT
德国的教师资格证很难考,留级是普遍现象,拿到手中时一般都快30岁了。 
   但德国教师的收入较高,在中等城市,一位教师的月收大约是3000马克左右(约合人民币12000元),但是教师很辛苦,工作量很大,决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上午八时上班,中午一时半下班,只要工作半天,多舒服。教师每周工作5天,但平均周课时却达到23.5节,几乎每天都要上5节课,整天上课不息。因为德国中学里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十分民主,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水平,又不肯钻研业务,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那么这样的教师是干不下去的。所以德国的教师即使在家中的半天里,也在不断地备课、查资料、批改作业。
六、德国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 
(一)政府和各种教育团体也经常举办各种在职教育,主要形式:
全州集中进修
地区组织进修
校本培训。 
学校给予于在职进修老师在差旅费、住宿费等方面的资助。
如德国布伦瑞克第二职业学校共有108名教师,2009年花在教师培训上的经费是一万四千欧元。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出于奖励或提拔培养的考虑,校方会许可老师暂时离开岗位到师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以获得另一种或更高级的资格。如果教师通过进修能获得新资格并得到相应职位,就能晋级或加薪。 
(二)参加企业短期培训
德国教师每年有5个工作日可以带薪脱产进修。他们除了参加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培训外此外,也参加企业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举办的短期培训。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企业的生产活动,大、中型企业往往独立组织实训教师培训班,自己编制教材。如奔驰汽车公司仅在机电专业就有 500 多名实训教师,每年参加培训的教师在 200名以上。 
(三) 不定期企业实习
这样做一方面能让教师及时把企业中的最新信息带到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也会利用其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指导。这也正是德国“双元制”职教特色的一种体现  。
七、德国双元制的借鉴
(一)我国应着力转变职业教育观念,形成崇尚技术的社会风气。
原因:中德实行“双元制”的历史文化背景存在差异
德国:将技术、技艺纳入其科学观中,具有悠久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和经验积累,重视职业教育。
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学而优则仕”以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观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得不到重视。
所以,照搬很难。
(二)政府重视、加强立法,相处良好的制度保障,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加强校企合作
原因:——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将是很不成功的职业教育
(三)教师和学生同进企业,加强教师对企业技术和文化的了解你,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
原因:——借鉴“双元制”经验,可以打破目前师资培训在教育系统内部“自娱自乐”的惯性,聘请具有丰富行业工作经验的师傅担任培训师,在企业或职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践的教学培训和指导 ,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让教师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从而把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到实处 
(四)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从分发挥其在“双元制”人才培养及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原因:——行业协会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德国有500多个行业协会,而在我国还很落后。目前武汉市也注意到这个问题,5月29日武汉市将开展教企对话活动,由教育局、经济信息委员会、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武汉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参与共同商讨校企合作的问题。
(五)多渠道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筹集更多经费
原因:——“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昂贵的职教模式。假设实训中心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在德国实训中心是由归家出资建设的。
(六)把握“双元制”的核心内涵,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双元制”模式
原因:——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职业能力有70%是在工作岗位上形成的。“双元制”解决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但若要移植到我国,在背景、制度、法律、师资方面环境还不成熟,需要因地制宜的探索,创立中国版的“双元制”
“双元制”纪录片放映。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qibosoft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校名师工作室 下一篇财贸名师工作室名师名单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视频


  Copyright © 2012 jinghanxuex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鄂ICP备案号05027077 |武汉市京汉学校 版权所有
 
    校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2042号(堤角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兴业路162号(后湖校区) (信息中心)QQ:51046697